播放记录
121
张志忠

张志忠

中国大陆男演员
别名:未知
身高:未知
星座:天蝎座
人气:65251°

介绍:张志忠,1955年11月出生于中国北京市,中国内地男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娥》《冲出死亡营》《我的中国芯》《圣僧鸠摩罗什》等。

详细资料

早年经历

1971年考入哈尔滨话剧院,哈尔滨对张志忠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里更是他事业走向成功的起点,用他自己的话说,那里有无数个手把手教过他的老师与前辈。1986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1998年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演艺经历

2017年出演《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饰演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主要作品有《榆树下的欲望》。2021年,在《百炼成钢》中饰演简万春;在《武当一剑》中饰演卢象升;参演电视剧《不惑之旅》。2020年,在《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中饰演黄发祥。在《天边加油站》中饰演王重庆。参演《带你归家》。2021年6月13日,参加电视剧《百炼成钢》。2022年,参演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静》。2023年1月30日,参演的电视剧《君子盟》播出。

获奖记录

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话剧“金狮奖”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马来西亚文化部“94”国庆戏剧节纪念奖张志忠朗诵电影《冼星海》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电影《冼星海》获珠海电影节“小百花”最佳男主角奖首届全国电视小品大奖赛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中国剧协黑龙江分会“荣誉奖”首届东北话剧节表演一等奖首届东北地区小品汇演个人优秀表演奖第三届黑龙江省文花创作大奖荣誉奖黑龙江戏剧小品大赛导演一等奖黑龙江省文化艺术事业“奖励基金奖”哈市艺术人员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哈市“十佳演员”称号第三届哈市天鹅文艺大奖“优秀表演奖”2012年第4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铁人王进喜》

创作札记

舞台,永远驻守的家园————“高希天”创作日记话剧《有一种毒药》剧照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排练场,心中油然升起一种亲切感。一切似乎都是那样的熟悉,犹如骨髓配型成功一样百分百的吻合,好像一下子就融入了进去。望着每一块布景,每一件道具及每一位合作者,我这位曾经视舞台艺术如生命,被中戏的同学戏称为“戏癌”,而如今却对舞台表现出一种冷漠态度的“游子”,被感动了,我回来了。回来了,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排练场……每日早早来到排练场,一个人静静地,一支烟,一杯茶,细细揣摩昨日已排过的段落和即将排练的下一场。一句台词翻来覆去地诵读,找到它最好的,最准确的表达方式和感觉。一段戏拿出几套方案反复与导演斟酌。我兴奋,我更激动,因为我又重新站在舞台上主宰自己所饰人物的命运了。这就是话剧呀!它不会有拍影视“一条儿过”留下的遗憾。这就是舞台吸引我的无穷魅力。只有话剧才会给你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你将一句台词,一段戏掰开了揉碎了去斟酌,推敲,探讨,争论。对手与对手之间,你来我往,你传达给我一个信息,我将如何准确接受;再如何恰到好处地反馈回去,像“推手”一样丝丝入扣,一环套一环,其过程真是美妙至极。在平庸和粗俗的深处发掘诗情画意————《榆树下欲望》创作心得话剧《榆树下的欲望》剧照我首先是要感谢伟大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先生为我们留下了《榆树下的欲望》这部震撼人心的不朽剧作,才得以使我们这些中国的“戏剧人”能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有机会重新演绎这部“人间悲剧”。这次塑造的《榆树下的欲望》中凯伯特形象,也同样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这个无数伟大演员塑造过的“父亲”形象,我该怎么演?我将如何去塑造?绝不去重复上一个,始终是我追求的目标!最终,我把凯伯特定位在:一个国王,一个严夫严父,一个孤独可悲的老人。我演吴兆骞话剧《知己》剧照吴兆骞形象的塑造此次参与郭启宏先生花费近三十年之心血而铸成的力作《知己》的创作,实乃我人生的大幸事。能塑造一位清代文人形象,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毫无疑问,最终目的是“不但要尽可能完美的完成人物塑造”,而且一定要超越前一个。清朝戏,自己除了在影视剧中接触过外,在舞台上完整地上演一出清代人间悲喜大戏尚属首次。初始,可以说心中无底。无数的在前面等着我。全新的人物,全新的年代,全新的剧本,全新的导演构思,未来的演出是一个什么样子——不知道。于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认真研读剧本,把初读剧本当作一顿饕餮大餐,细嚼慢咽,反复品味。因为这是一个在创作中不可小觑,十分重要的环节。记得在哈尔滨话剧院学员班的时候,我的恩师高岚先生就曾告诫我们:“第一次读剧本,一定要选择一个安静的时刻,要认真阅读,一气呵成,并记录下自己真实的感受。”我牢牢记住了这些话并沿用至今。历经几十年的表演经验方体味出其中的奥妙,体味到“初读”的无穷力量。演出中,观众首先看到的是流放之前的吴兆骞。此时的他狂傲不羁,不把一般人放在眼里。在小茶馆里引经据典,出口成诗。我紧紧抓住这些特征,把他的风采展现出来,与第三阶段的“回归”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引起观众最后的反思。

个人生活

张志忠和夫人张秋萍北京人习惯把家中最小的孩子叫做“老疙瘩”,张志忠和夫人张秋萍,结婚前在各自的家中都是“老疙瘩”,从小就习惯了享受父母及哥哥姐姐们的照顾,从没为家务事操过什么心。就连筹备结婚这么大的事,都是两家四位爸爸妈妈以及所有哥哥姐姐们包办了所有的事情,新郎新娘只是在做新衣的时候自己走了一趟,因为量体裁衣这事别人替代不了。两个“老疙瘩”成为一家人后,仍与父母同住,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在父母的全力支持下,张志忠和张秋萍在事业上比翼双飞。1986年,张志忠考进中央戏剧学院,次年,张秋萍也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化妆。夫妻俩当年所在的哈尔滨话剧院排演的话剧《蛾》在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张志忠获表演一等奖,张秋萍获得造型设计大奖。在哈尔滨文化系统组织的基本功考核比赛中,张秋萍为丈夫设计了伟人列宁的造型,以此肖像妆再获一等奖。张志忠更是剧院的台柱子,第一个挑大梁的戏就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个人饰演从少年到双目失明的保尔·柯察金,并曾因《蛾》剧荣获戏剧表演的最高奖项——梅花奖。可是,家中的一场变故促使张秋萍很快转变了自己的生活重心……有了自己的儿子后,他们把孩子交给秋萍的妈妈照看,俩人依然一心奔事业。那一年夫妇俩随剧院出国演出,从新加坡演到马来西亚,一去就是半年。就在他们回到哈尔滨的当天晚上,秋萍的妈妈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并且再也没从医院出来,28天后,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张秋萍在难过之余颇感内疚,妈妈是为了咱们的儿子累病的,我们太忽略老人的健康了,如果我们不下力气把儿子培养好,实在对不起故去的母亲。从此秋萍痛下决心,除每天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此外的事情一概不接,她要像母亲一样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里,放在儿子身上。两个“老疙瘩”终于开始不依赖别人,自己过日子了。可这谈何容易啊!天天都要做饭,可张志忠连煤气罐怎么换都不知道;火墙里边堵了,满屋子冒烟,明知道应该去掏,可就不知道该捅开哪块砖去掏。结果,那火墙被他捅得到处是洞,像是个筛子……儿子就更不让他们省心了,小时候老生病,还淘气,经常会出点小状况。有一回张志忠下班回家一进门,见妻子儿子正抱头痛哭,他吓了一跳,忙问原由。原来是儿子跟同学悠铁门玩,被铁门打在脸上,把两颗刚刚换好长齐的门牙齐刷刷震掉了。听完儿子的描述,张志忠只问了两个字:牙呢?话音未落,他跳起身就往外跑……说起张志忠的儿子,那可是爸爸妈妈的“金疙瘩”。他是当年北京四中的状元,全北京的高考榜眼,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更重要的是,孩子不光学习成绩优秀,还逐渐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开始读研究生课程后,又积极竞选了学生会副主席,他想利用做社会工作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人际交往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成材,成为一个善良聪明,好学进取,对社会有益的人。而天下的父母,哪一个是生来就有培养教育孩子的经验呢?何况张志忠夫妇这对“老疙瘩”,曾几何时,他们自己的生活还不能自理呢。说是教育孩子,其实也是教育自己,他们在和孩子同时成长。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会员中心